目前,山东省已投运和在建地面电站、屋顶电站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等光伏发电项目20多个。
3月1日,主营大规格高效晶体硅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的向日葵发布公告称,为稳定公司原材料多晶硅的采购,拟参股焦作煤业(集团)合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国内成本较高以及下游企业提前增加多晶硅库存的问题,国内多晶硅企业存在被动过剩的可能。
2010年6月,太阳能终端需求刚刚启动,主营电池组件的无锡尚德便高调宣布扩产计划,其拟投26.8亿元扩产1吉瓦的产能几乎翻番。后者为专业多晶硅企业,目前产能为1800吨,规划产能1.8万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市场如火如荼之时,棱光实业日前却在公告退出多晶硅行业。近期,国内最大多晶硅生产商保利协鑫宣布将斥资177亿港元在今明两年提升产能2倍。这意味着短期内随着产能的及时释放,不少多晶硅企业仍可获得可观利润。
正如市场刚刚好转,中下游就蜂拥而起的产能扩张,如果终端需求骤降,势必将是一番惨烈景象。而乐山电力、天威保变发布的年报也显示,其目前涉及多晶硅业务在市场回暖的2010年却表现平平。尚普咨询预计,到2011年年中或年底,尚德电力、晶澳、天合光能、英利等企业产能都将超过1.5吉瓦,有的甚至超过两吉瓦。
未来两年当一些重要市场规模缩小的时候,美国,加拿大,中国与日本这些主要的区域仍然有增长的潜力。一大批挤破了头闯进来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如中节能、国电集团、东方电气、宏润建设、新华光等一路高歌猛进《论坛报》4月11日报道,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本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未来10年将投入1000亿人民币(约合105亿欧元)促进清洁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研发和应用。报道称,中国已于201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并将在清洁能源汽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报道称,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中国希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国际汽车产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但有关业内人士认为,相关基础设施的欠缺、技术不成熟以及民众接受程度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克服的障碍。
同年,上海汽车博览会也以绿色作为主题和发展理念。2010年,中国政府投资1000万元,用于13个示范城市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税收补贴。报道称,根据《中国日报》的消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在酝酿多年后已制定并上报国务院。根据规划,至2020年,中国将以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同年,上海汽车博览会也以绿色作为主题和发展理念。报道称,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中国希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国际汽车产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但有关业内人士认为,相关基础设施的欠缺、技术不成熟以及民众接受程度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克服的障碍。根据规划,至2020年,中国将以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0年,中国政府投资1000万元,用于13个示范城市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税收补贴。报道称,根据《中国日报》的消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在酝酿多年后已制定并上报国务院。
《论坛报》4月11日报道,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本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未来10年将投入1000亿人民币(约合105亿欧元)促进清洁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研发和应用。报道称,中国已于201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并将在清洁能源汽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投资削减的另一个原因可能要归因于德国市场。同时,IHS预计2011年薄膜将持续扩产,将达到3,800MW。随着一些光伏企业2010年的不断扩产,光伏市场已经吸收了这部分新增产能。从产品方面来看,目前大部分的晶硅组件来自中国。实际上,中国光伏企业正加速垂直整合,包括在电池片、多晶硅甚至光伏安装服务方面。对于2011年,宣布的扩产表明多晶硅组件产能基本达到了11,000MW。
在电池方面,大约50%的增长来自阿特斯、韩华、印度Jain、赛维LDK、茂迪、新日光、Suniva、天合、天威以及英利。大约有48%的增长来自中电光伏、韩华、晶科、赛维LDK、江苏辉伦、REC、尚德、天合、天威以及英利。
在晶硅电池方面,HIS官方公布数据显示,计划产能扩张也在2011年达到11,000MW。这是个公司中有8个来自中国,占总扩张产能的41%。
2011年,资产投资(不包括对多晶硅投资)将降低到105亿美元,比2010年(113亿美元)减少6%。IHSiSuppli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光伏业在经历了2010年60%的飙升后,由于产能已经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光伏市场扩产方面的投资在2011年呈现降温趋势。
未来几年,由于上网电价的增加以及一些买家的补贴到期,这个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放缓,整体装机容量并不乐观。十家企业中有六家来自中国,占2011年晶硅电池增长产能的38%晶澳(合肥)基地项目是促进合肥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建设现代产业基地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我们将以最优的服务,推动项目又好又快建设,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产业工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魏晓明主持仪式。
昨天上午,我市迄今为止新能源领域最大的投资项目晶澳(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3GW太阳能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以下简称晶澳(合肥)基地项目)开工典礼在高新区隆重举行。合肥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城市,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仪式后,有关领导共同为项目培土奠基。省新能源协会名誉会长宋明,省环保厅巡视员万静,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省科技厅副厅长任鸣,省经信委副主任曹晓武,省财政厅副厅长左俊,省住建厅副厅长李建,省地税局副局长周敬军,省工商局副局长黄家华,合肥海关副关长贾江,省商务厅副巡视员王晓阳,国开行安徽省分行行长宋伟农,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徐斌,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胡伟谊,市委常委、秘书长安列,市委常委、副市长刘烈东等出席仪式。
晶澳(合肥)基地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占地2200亩,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3GW太阳能一体化生产基地,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税收60亿元,吸纳就业超过1.5万人。新能源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合肥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合法高效的政务服务必将为晶澳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晶龙集团董事长、晶澳集团执行董事长靳保芳等分别致辞。晶龙集团副董事长、晶澳集团董事任丙彦,晶澳集团首席执行官、董事方朋,晶澳集团首席运营官、总裁、董事谢建,晶澳集团首席技术官副总裁、董事、合肥基地项目总指挥刘勇,晶澳集团首席财务官钟林明玮,晶澳集团独立董事黄继清、赵玉文、倪虹,晶澳集团投资关系副总裁杨明伦,晶澳集团战略副总裁陈德胤以及晶澳集团管理团队和合作伙伴参加开工仪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出席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
靳保芳说,晶澳(合肥)基地的顺利启动,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和省市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顺应了合肥又好又快的发展大势。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晶澳新的基地之所以选择落户合肥,首先是合肥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吸引了我们,而市委主要领导亲赴上海招商表现出的诚意更加坚定了我们落户合肥的决心和信心。
晶澳作为新能源产业领军企业,将把未来的扩张重点放在合肥,加快推进合肥基地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优越的环境和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吸引更多新能源上下游企业进驻合肥,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为中国光伏产业和安徽、合肥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大开放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创新型产业爆发式增长,太阳能光伏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效应,一批大项目快速推进,捷报频传。
他说,新能源产业是合肥十二五规划重点培育壮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投资45亿元,拟实现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各1GW的生产能力,预计今年12月可正式投产。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iijvu.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46538/1186.html
上一篇
阿瓦雷兹团队谈职业生涯首负
有话要说...